【艾灸也可以调脉,(平脉灸法)】
灸法,在经典中医自洽体系中称之为艾魂,是经典中医中的一大瑰宝。
灸法历史悠久,艾灸的治疗开始于人们可以自由利用火的时候。
关于艾灸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《左传》,
《孟子 离娄篇》:”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。” 而第一本有关艾灸的专著出自于汉代曹操之子曹翕的《曹氏灸方》。
到了唐代时期艾灸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。
孙思邈:“身有沉疴,针药愈之,终有不净,必灸之”;
宋代时期有了西方子的《明堂久经》和《备急灸法》;
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:“艾灸用之则透诸经,而治百种病邪,其沉疴之人为康泰,其功大矣。”;
清代吴亦鼎的《神灸经纶》(而我们所探讨的条文大都引自此书)及
雷丰的《灸法秘传》。
我们普遍认为艾灸的治疗来自于热,其实不然。
《内经》中提出:“壮火食气,少火补气。”故温温而补 ;
艾灸的疗效不只来于温热,另一重要原因是来自于我们给的信息,就是有关数,给的这个数重要,而且旋转的方向也非常关键,灸法对于原络系统,督任二脉及腧募系统都少不了的是使用艾灸时的左右旋转方向,此旋转方向且和男女也有关。
换句话说,平脉灸法的关键是这个信息的输入点,使用艾灸时转多少圈和怎么转,这才是施艾灸术的核心。同时艾烟也是对疾病治疗起作用的一大因素。
经典中医自洽体系之艾魂说,艾灸是用脉来指导方向的,逻辑脉象不及而虚,首选艾灸。
《灵枢· 刺节真邪》:“上热于寒,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,气下乃止,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。”
意思是说,摸脉时有脉下陷,在相应的经络上寻找相对有陷下的位置,便可在此处灸之。脉则随陷下处起而起,脉平则病去。
For More Info:
WhatsApp:
http://bit.ly/teckhwatcm
Facebook:
Teck Hwa TCM 德华中医诊疗所 曾勇维医师
Website:
cyongwee.wixsite.com/teckhwatcm
Instagram:
@teckhwatcm
Telegram:
https://t.me/teckhwatcm
Video:
https://youtu.be/go1RP1b2koc
Google Location:
https://goo.gl/maps/eJjpY1hHp4D2
Comments